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冲在一线是很平常的事情,这本来就是我的责任和使命。”3月6日,浙江日报5版以较大篇幅报道了区人大代表,鄞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俞万钧。
事实上确诊宁波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俞万钧已多次被上级媒体关注
“鄞州人民医院这位“硬核”医生居功至伟!”早在2月1日,宁波晚报就以全景式报道回顾了俞万钧和他的团队如何确诊首例感染者,又是如何顶着重重压力,找出“阴性”隐匿患者。
在该篇报道中,俞万钧表示,他很是后怕——如果当初不坚持,把患者放回去,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其感染的人数,将会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俞万钧,1987年浙医大毕业后就进入鄞州人民医院,后在第二军医大拿到了博士学位。1998年,刚满31岁的他被提拔为呼吸科主任,成为该院史上最年轻的内科主任。经历过2003年非典、2009年H1N1甲流暴发以及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流感之后,50多岁的他变得非常敏感。
2月5日,央级媒体《CHINADAILY》头版以 Ningbo respiratory expert finds persistence pays off (坚持不懈,让宁波呼吸病专家获得成功)为题,再度把目光投向俞万钧和他的医疗团队。
“当我全神贯注于患者和治疗方法时,我没有太多时间来担心和害怕。” 俞万均说。
除了特别擅长呼吸科疾病的鉴别诊断,作为学科带头人,俞万钧率先在省内开展硬质支气管镜技术、超声支气管镜技术、激光消融等呼吸介入技术。近年来,他发表了40多篇论文,其中SCI论文9篇,中华系列3篇,并获得发明专利2项。
在报道结尾处,当被问到自己是否感受到压力或担心自己被感染时,俞万均引用了一位医生在2003年SARS爆发时所说的话:“当一个人真正地关心他人时,他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
2月12日,宁波首例确诊患者出院。当天,钱江晚报在报道患者出院的同时,又一次以较大篇幅聚焦俞万钧——他是如何被发现的?这得从一位叫俞万钧的医生说起。
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俞万钧多次表示,“我还是想去武汉驰援,给当地的医护人员帮把手,让患者早点回家。”
|